本報訊(記者 孫陸培) 9月3日,《中國教師教育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發布會在南京舉行。本次發布的《中國教師教育發展報告(2022)》是國內第一本教師教育藍皮書,由南京曉莊學院組織研創。藍皮書匯集了全國10余位教育學領域著名專家學者撰寫的分析報告,全面總結了近年來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總體狀況,深入剖析了我國教師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困難,系統提出了推進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政策建議,為推進我國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
藍皮書梳理了中國教師教育發展歷程,總結了中國教師教育發展成效,構建了中國教師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測算了中國教師教育事業綜合發展指數和平衡發展指數,分析了我國教師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研究結果表明,學前教育、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以及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教育事業綜合發展速度較慢,發展水平有待提升,而我國教師教育事業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我國教師教育仍然面臨提高生源質量、提升教師教育效能、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改革、加強師范院校發展、完善U-G-S協同育人機制、應對數字技術等諸多挑戰,需要建立更具激勵效果的招錄和退出機制、構建更加科學的課程和評價體系、完善教師資格考試制度、大力加強師范院校教師教育事業、升級更新“U-G-S”高效協同發展機制、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賦能教師教育發展。
藍皮書還圍繞幼兒園、義務教育階段、普通高中、普通高校、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教師教育發展形成分報告6篇,深入研究了各類中國教師教育發展歷程、發展現狀、問題分析并提出切實有效的對策建議。在專題篇板塊,藍皮書剖析了中國師德師風建設、中國高校教師課程思政素養、中國勞動教育教師素養、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發展報告及21世紀以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綜述等重要議題。藍皮書還針對江蘇省南京市、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師教育發展發布區域性學術報告。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幼兒園教師數量和質量得到迅速提升,并逐步向規范化、專業化和創新化方向發展。但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視和二孩、三孩政策的實施,幼兒園教師無論在數量方面還是在質量方面,都較難滿足社會對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幼兒園教師的數量緊缺、質量不高、職后培訓實效性有待提升等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藍皮書強調,未來幼兒園教師教育發展需要創新職前培養模式,提升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質量;積極推進布局調整,促進師資培養機構協同發展;改進完善職后培訓,加強幼兒園教師培訓實效。
高質量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內容。藍皮書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師德師風建設經歷了過渡性和模糊化階段、專門性和完備化階段、精深性和常態化階段三個不同時期,凸顯了社會發展、教育發展和教師發展三者之間的相互制約。“樂于奉獻、堅持公正”是新時代對教師職業發展的基本倫理要求,“四有”好老師是當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內核。
藍皮書指出,整體而言,絕大多數教師都能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體現出較高的師德品行和較好的師德風尚,但也有極少數教師存有師德水平不高、損害學生合法權益乃至國家利益的行為。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從更新觀念到完善行為、從外部規約到自由自覺的漸進過程,一要把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殷切希望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內容,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二要通過系統性研究和一體化設計,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于教師職前培養、職后培訓的各個階段,把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三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研究,完善教師隊伍管理制度,全面推進師德養成教育行動,實現教師由被動服從向內在自覺的行為轉化。
據了解,《中國教師教育發展報告(2022)》將結合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亮點、熱點或難點,每年選定一個主題進行研制,以形成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應用價值和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旨在為中國教師教育事業發展建言獻策,助推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