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根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聚焦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和高質量就業,堅持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
學校于今年4月為工商企業管理、現代物流管理、市場營銷、連鎖經營與管理等四個專業的400余位在校學生組織了專門針對數字化管理師的職業技能培訓,參與培訓的所有同學都考取了數字化管理證書。
2021級學生周博揚雖然才大二,但因考取了數字化管理師初級證書,順利通過面試,入職了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實習期月薪即可達6000元。2020屆畢業生江姍畢業后即入職了同一家公司,通過數字化管理師中級考試的她,目前已成為公司的“部署專家”,月薪可達萬元。
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花永劍說:“數字化職業教育是大勢所趨,也是當務之急。與釘釘共建的數字化管理師課程是一次創新探索,未來浙商職院將繼續優化迭代,培養貼合數字經濟市場需求的優質復合型數字技術人才。”
經濟管理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負責人李莉老師向記者介紹了數字化管理師人才培養模式。在校內,學校和釘釘在校內共建數字化管理實訓室,實訓教學任務由釘釘導師和校內導師共同承擔,實現校企聯合共訓,實訓與考證相融通,學生邊實訓邊考證,提升新職業競爭力;在校外,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培育數字化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幫助學生走上數管崗位進行實習,讓已就業的學長學姐帶已實習的學弟學妹,形成數字化管理人才梯隊,助力實習生快速成長為職場人,打通了人才培養和就業的全路徑,為數字經濟輸送緊缺人才的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專業的辦學活力。
大二學生沈嘉慧在浙江衛視的采訪中坦言,數字化管理為專科生就業提供了一個通道,就業前景比較廣闊。李莉老師表示,數字化管理師的培養,打通了人才培養和就業全路徑,目前這些學生在企業是比較受歡迎的。
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用數字化實現降本提質增效,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催生了市場對數字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企業或組織的數字化轉型中,數字化管理師深入一線,了解一線工作中面臨的痛點、堵點,設計數字化轉型鏈路,為企業或組織提供專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我在工作中能接觸到大量數字化轉型前、轉型中和轉型后的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千奇百怪’,這給了我很多啟發思考,也了解到不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痛點。”周博揚如是說。
什么是數字化管理師?
數字化管理師是指使用數字化智能移動辦公平臺,進行企業或組織的人員架構搭建、運營流程維護、工作流協同、大數據決策分析、上下游在線化連接,實現企業經營管理在線化、數字化的人員,承擔著推動要素數字化、過程數字化、產品數字化的重要職能,推動企業從投入到產出的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轉型,使企業變得更高效并實現業務、營收增長。據悉,2019年4月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數字化管理師等56個新職業。2021年9月29日,人社部、工信部發布7個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其中包括數字化管理師職業技能標準。
截至2021年10月,在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和釘釘聯合推出的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上,“數字化管理師”學習認證人數超過229萬。目前,這200多萬名數字化管理師遍布在全國的一二三線等眾多城市,很多通過參加釘釘在線培訓成為數字化管理師的人都獲得了職業上很好的發展。據人社部發布的《新職業--數字化管理師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87.23%的數字化管理師薪資是當地平均工資的1-3倍,按照10:1的比例做數字化管理師人才配備的企業,比沒有數字化管理師的企業工作效率高出35%-50%。(陳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