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杰 通訊員 王學濤 劉佳琦)5月26日,2025全國重點新聞媒體山東職教發展調研行走進山東職業學院,30余位主流媒體記者通過調研、座談、交流等多元形式,深入了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山職”模式,通過走訪、座談會等形式深入調研,講述山職好故事,傳播山職“好聲音”。
走進山東職業學院,一座復建的“津浦鐵路濟南站”格外引人注目。這座曾經的濟南著名地標性建筑,被濟南市民習慣性稱為“老濟南火車站”。作為老濟南商埠繁榮發展的歷史見證者,其“遠東第一站”的世紀風華與山東職業學院70余年深耕軌道交通教育的辦學歷程形成跨時空對話。據介紹,山東職業學院起始于1951年,具有70余年辦學歷史,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國家首批“雙高計劃”建設高校、省內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單位、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全國文明校園、全國鐵路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技術技能人才是職業教育的培養對象和目標,也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主體。職業教育服務于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和國家戰略的實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山東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趙鳳文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學校牢牢把握“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目標要求,持續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力和支撐度。2024年以來,山東職業學院勇奪9個“全省第一”,實現7個“重大突破”。
隨后,媒體記者就“支部在行動+”黨建品牌、促進學生就業、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發展、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校企合作、專業群建設、中國特色學徒制開展、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等話題與相關處室、學院負責人展開深入交流探討。
在隨后的調研采訪環節,30余位主流媒體記者陸續走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實訓室、“車同軌”鐵路科普教育基地、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梧桐花開實驗室、智能制造虛實融合公共實訓基地、動車組實訓中心、天佑書院等深入體驗、調研,與師生進行面對面交流、采訪。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媒體記者們對山職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好做法、好典型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據了解,由山東省教育廳指導,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海報新聞主辦的“職業教育看山東——2025全國重點新聞媒體山東職教調研行”于5月26日上午正式啟動。30余位主流媒體記者將陸續深入四座城市、走進六所職業院校,講述山東職教故事,傳播山東職教“好聲音”。